构树拉丁属名趣谈
构树拉丁属名是纪念法国自然学家T. N. V. Broussonet,种名papyrifera意思是指叶片可以用来造纸,英文名称为common mulberry(指其果像桑椹),夏威夷居民之为wauke,杂交构树扦插,东加王国称之为ngatu,萨摩亚之为siapo,斐济之为masi。中国大陆人士则以谷、楮、构称之,闽台地区的闽南人则径以鹿仔树相称。闽台地区卑南族人称之为 halibun,排湾族人称之为wulitsatsa或kalivon,取其叶养羊养鹿;布农族人称之为huna,取其树皮打陀螺;阿美族人称之为rolang(雄株称之为tunvl,雌株称之为 avono取其皮绩布﹔鲁凯族人称之为halibun,除卑南与鲁凯族称呼相同之外,其它地方似乎看不出什么脉络,但是运用树皮制做的成品称呼却相当一致;如布农称毯为tapah,生产销售杂交构树,泰雅称之为tapan,邹族称为为tapa,阿美族称裤为tapal。
长期以来,构树等长纤维树种的人工栽培得不到重视,已有构树林管理粗放,缺乏有效保护,繁殖材料优良性差,树皮产量低,栽培和综合效益不高。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近年来为构树资源的培育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筛选出构树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海拔1600m以下适宜造林树种[31],闽台省杂交构树,收集构树优良种质资源60余份,对金沙江河谷4个构树类型进行构树皮化学成分、纤维特征以及制浆造纸性能的综合评价,研究得出红花构综合评价指标较高,深受当地造纸厂欢迎。在繁殖栽培方面,将构树种子发芽率从21%提高到65%以上,发芽时间从40d缩短为18d,规划了构树采种母树林保护区,总结出野外地埂矮林作业、片状林头状作业,水肥管理等一整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综合技术,为构树资源培育与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